SDSoW 技术:后摩尔时代的超限创新与产业变革

2025-03-24

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新阶段,我国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掌握主动权,需构建 “算法 - 架构 - 物理载体” 三位一体的 “超限创新” 体系。软件定义晶上系统(SDSoW)是我国自主技术物理载体发展范式,能与算法创新融合,助力智能时代中国自主技术产业发展和 AI 产品平民化。

传统工程技术路径受摩尔定律限制,我国 “跟跑式创新” 遇工艺代差困境,关键技术装备禁运阻断发展路径。邬江兴院士团队提出的 SDSoW 技术路线,开创软硬件协同架构创新范式,通过系统工程方法,将制程工艺短板转化,实现超大规模异质异构晶圆级系统集成,提升产品性能,达成技术平权,开辟新路径。

SDSoW 核心突破


1.系统论主导的超限创新:打破 “核心器件决定论”,通过晶圆级高密度封装和系统集成,实现 “功能解构 - 晶上重组”,提升性价比与能效比。
2.软件定义晶圆级硬件重构体系:基于硬件可编程架构,用软件实时配置功能,满足不同场景需求,兼具灵活性与通用性。
3.开放生态的产业格局:建立晶上 IP 开源社区,发布核心 IP 和工具链,构建全球参与的生态,形成比较优势,获取技术话语权。

协同创新路径

近期 DeepSeek - R1/V3 在算法层面有突破,但算力架构仍需适配。SDSoW 通过晶圆级异构集成与生成式变结构计算,为算力架构提供支持。两者协同发展,才能实现理论、技术、产业的正反馈。为此,SDSoW 需从以下方面发展:
1.根理论突破:设立专项研究底层理论,高校成立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。
2.根技术攻坚:在重点地区建设中试平台,突破关键工艺,开发自主工具链,实现全自主生态。
3.根产业培育:实施产业赋能计划,打造示范工程;组建产业基金和工程中心,孵化创新企业;通过开放平台,让中小企业实现同等 AI 效能。

结语

SDSoW 是中国在后摩尔时代的战略抉择,中国应向 “超限创新、换道超车” 转型。以创新思维开辟新路径,通过 “场景开放 + 体系创新 + 生态聚合” 模式,推动技术和产业自立自强,将 SDSoW 提升为国家战略。


阅读6
分享